秋收葡萄挂枝头——买卖合同埋隐患
“高架金茎照水寒,累累小摘便堆盘”。2023年秋季,焉耆垦区辖区内的葡萄果园迎来大丰收,葡萄也早早售卖完,着实令人欢喜。却不想到了年底,收购葡萄的李某仅支付了职工们小部分的葡萄款,就“玩”起了失踪 ,种植户欲索要余下货款时却始终无法联系到李某。
2024年年底,3名职工拿着起诉状至焉耆垦区人民法院起诉收购商李某欠付葡萄款。在案件审理时,承办法官发现原告与被告的买卖合同纠纷无供货清单、对账凭证等主要证据,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被告有欠款事实及具体欠款金额。
“这可怎么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人都给李某卖了葡萄,合同原件都在李某那里,我们只是拍照留存。而且李某也都没有给他们结清账呢,难道我们都要不回来钱了吗?”三人的一番话引起了法官的注意,承办法官立即通过驻团法官工作室联合团场有关部门针对该风险进行了“地毯式”专项摸排。
经过摸排,承办法官发现涉案职工多达60余人,总金额700多万元。涉案60余名职工与来诉三人的情况基本一致,均是抱着收获季急于将葡萄变现的心理,在交易中放松警惕,没有留下合同的原件以及对账单等主要证据,使得自身利益受损。这些职工群众也曾经咨询过律师,律师告诉他们,其所持有的“证据”仅仅是一些聊天记录,既无李某签字的对账记录也缺少完整的交易凭证,更没有纸质《买卖合同》原件,诉至法院败诉的风险很大。职工们大都害怕败诉后彻底丧失债权,也就没有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导致纠纷拖延至今。但若此次纠纷处理不及时,可能使得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蒙受巨大损失。
千里奔袭-——司法利剑斩断逃债链条
面对这场涉及民生根本的经济危机,焉耆垦区人民法院坚持靶向施策、“对症”解决职工群众忧心事,立即联合辖区公安局、司法局和团场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最终一致决定:“不能让职工群众流汗又流泪”。随即一支由法官与连队代表组成的特别“寻人”行动小组次日便踏上了“讨债”的征程。
经多方查询,“寻人”小组辗转了5个区县终于找到了李某的线索。法官持之以恒与李某及其家人电话沟通,坚持法理阐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法官7天不眠不休的努力,李某终于从“隐身不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到认可了欠款事实,同意“现身”与受害职工进行云端“面对面”在线调解。
2月18日,当视频连线接通的那一刻,屏幕那头是“寻人”法官带着满脸疲惫出现在屏幕面前,屏幕这头承办法官放满案卷的临时办公点,在场职工带着诉讼材料翘首以待。从下午3点到凌晨,焉耆垦区法院的法官们化为人形计算器,计算着每一名职工应得的欠款,并根据微信聊天记录逐一核对。当职工刘某指着没有李某签字的对账单说:“我孩子可是等着这笔钱去上大学啊!”李某终于羞愧低头认账,与职工群众达成了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随着一份份调解书的盖章送达,63名职工,700多万元的葡萄欠款系列案终于告一段落。
治本清源——法治春雨润泽戈壁绿洲
“这场官司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在223团法治讲座上,职工张某举着法院发放的《葡萄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感慨道。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证据意识。焉耆垦区人民法院联合司法局成立普法小组,深入团场、连队、社区,通过“精准滴灌”式普法,开展买卖合同、承揽合同专项普法活动。恰逢焉耆辖区“两红一白”育苗、种植期,法官工作室举一反三,结合辖区各团场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制作不同的买卖合同、销售合同范本,并且纷纷走到田间地头、辣椒大棚等地,实地向种植户现场普法,同时发放合同范本。争取从“萌芽”时期灌输法律意识,力求防患于未然。
从天山南麓到云贵高原,从田间地头到云端法庭,焉耆垦区人民法院用司法温度捂热了职工群众们的钱袋子,用法治力量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根基,希望在今年葡萄挂满枝时,焉耆垦区回荡的不再是讨债的叹息,而是法治护航下的幸福笑声。
标题:镇江讨债公司讲述3名职工拿着起诉状至焉耆垦区人民法院起诉收购商李某欠付葡萄款
网址:https://zj.hflmwl.com/160.html
作者:镇江讨债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以链接形式注明。
- 镇江讨债公司讲述成功调解了一起合伙纠纷案件,结束了长达10年的矛盾纠纷
- 镇江讨债公司讲述3名职工拿着起诉状至焉耆垦区人民法院起诉收购商李某欠付葡萄款
- 镇江讨债公司阐述法院起诉欠钱的要走什么程序呢
- 镇江讨债公司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帮助工人追回工资310万元
- 镇江讨债公司讲述34天讨薪114万余元,工人们可以安心回家啦
- 镇江讨债公司讲述法庭助力七旬老人追款维权
- 镇江讨债公司介绍不让“薪酬”变“心愁” !榆中公安助力追回欠薪18余万
- 镇江讨债公司介绍以"借条.欠条"形式发生的民事争议,是否均属于民间借贷纠纷?
- 镇江讨债公司阐述9名制种农民,碰上老板“天气不好”赖帐!法官出手工资被追回,解恨!
- 镇江要债公司讲述法院能否以同一个案件中涉及多个法律关系,驳回原告起诉?